危险品防治污染的措施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措施:
1.储存与运输:
· 储存设施应具备适当的安全条件,如防爆隔离区、厚实封堵的容器等,以防止泄漏和污染。
· 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密闭、遮盖、捆扎、喷淋等措施防止扬散,防止危险品对环境造成污染。
· 运输危险废物的设施和设备应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或污染。
· 禁止混合运输性质不相容而又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
· 转移危险废物时,必须按照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向危险废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2使用与处理:
· 在使用危险品时,应严格控制剂量和浓度,避免超出安全标准,防止因使用不当导致污染。
· 对于腐蚀品,要戴好防护手套和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储存时,要注意避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避免泄漏或释放到环境中。处理时,要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工具,避免腐蚀物质对容器和设备造成损坏。
· 对于毒害品,要选择专用容器,标明警示标识,确保安全性。处理时,要戴好防护设备,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气体。
3.应急措施:
· 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品泄漏或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应包括应急演练、储备安全器材等内容。
· 在发生突发性事故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及时通报给附近的单位和居民,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4.培训与教育:
· 提高员工和后勤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他们正确的危险品储存、处理和处置方法,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
5.监测与监控:
· 建立健全的监测监控体系,对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有害气体、液体以及粉尘进行实时检测、记录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排除异常情况。
6.治理污染:
· 对于已经发生的危险品污染事故,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和修复,防止污染扩散和加剧。治理污染的措施可以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等多种手段。
以上措施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防治危险品污染,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氯丙炔